老蜻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吾爱小说网www.52kxsw.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李老三这么个造型,着实惊呆了郑守义,也惊呆了在座的许多人。

便听李老三道:“家兄因梁贼而死,此仇不共戴天。

天下未能一统,百姓尚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李三郎今日断发明志,当继承王兄遗志,戡平乱世,再造大唐。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不灭梁贼,不能混一天下,李某绝不蓄发!”

他这一说,底下陈新国、胖五郎等辅军系统的将领也纷纷摘下头巾,露出一颗颗卤蛋来。

众人亦道:“我等断发明志,继承辽王遗志,戡平乱世,再造大唐。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不灭梁贼,不混一天下,我等绝不蓄发!”

嚯,这齐声朗诵的这个气势很是慷慨激昂啊。这你说没有反复排练,他都不能这样齐整。

哎呀!有备而来啊,全要做秃驴怎么

郑守义左右瞅瞅,发现秦光弼几个倒是没有跟进,瞧那模样,似乎也很是惊讶,目光看向这些秃瓢,表情也很愕然。

对面的那些酸丁们同样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显然也不知情

等秃瓢卤蛋们亮了相,李老三才又道:“列位,我军已有卢龙、振武、河东、义武四镇之地,治下数百万生民,数十万将士。王兄身后当择一人袭位,以使政出有门,令出有据……

“大郎去时已有遗言,以三郎袭位。”李三才说到一半,便有李太公开口接腔道,“三郎推辞不受,坚持嫡长袭位。若在天下太平自无不可,但方今乱世,国赖长君。我做主,洵儿袭辽王爵位,三郎为节度留后,摄军政事。”

郑守义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李太公会发言。

要说这李太公么,其实身份很尴尬,别看李大是他儿子,但是,这份基业他说话未必有什么分量。

看在李大的面上,弟兄们尊你一声李太公这是尊重。可是你老小子也得有点自知之明。帮忙管管钱粮、收取租赋这都没啥,哪怕吃点拿点,只要不过分,弟兄们也都能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军政大事啥时候轮到这老小子做主了

这可就是失了分寸,忘了本分。弟兄们不给面子,你算什么玩意

若是惹急了翻脸……

正觉着一股邪火噌噌升起,郑守义赫然惊觉,这是李老三的安排吧

翻脸

呵呵,没有的事。

认真一想,做了多年大帅的郑二却听出来这里有个含糊。辽王是李洵不错,但是李三这个节度留后是哪一镇的节度留后这个摄军政事又是管哪一镇的军政事

这个疑惑很快就被解答。

老汉才说完,李三就接回了话头说:“今有四镇,按惯例是各镇节度使掌本镇兵事,总决于王兄。今王兄不在,为统一军令、政令,我欲设枢密院,总掌四镇军政事。

各镇兵事,仍由各镇节度使管辖,但一切兵事由枢密院总决,节度使亦需遵枢密院令。

各镇文官由枢密院委派,战时尊节度使将令,但平时节度使不得干预民政。

列位以为如何”

好嘛,这小子居然跳过了节度留后与辽王继承这一节,直接丢出个枢密院来,一出手就炸得老郑是外焦里嫩,根本闹不清这里头的门道。

从前,李大直领了卢龙、河东两镇节度使,军政一把抓,但是属镇义武节度使就是管军不管民,这先例还就是从他郑某人身上开的头。

振武军按道理也是这样,只因那边比较荒僻,大李子也没甚得力人手,所以民政一直是刘三挂着节度府属官的衔在干。你可以说这是节度府军民一把抓,也可以说刘老三是名不正言不顺。

似乎,好像,这枢密院就是大李子的一个变形

有些弯弯绕郑守义一时想不明白,但是,有一点却很清楚,这个枢密院关系重大,究竟李老三准备怎么个搞法,可不能含糊了。

头头估计就是李老三没跑,但是,既然是枢密院了,那总不能一个人干吧“枢密院”么,肯定要有些人的。

那么,还有谁

有没有我老郑的身位

就在郑守义苦苦思索时,边上秦光弼道:“留后,不知这枢密院如何组成”

郑守义忙竖起耳朵听讲,两只眼睛也死死盯着李三。便见李老三道:“枢密院暂设六人,其中枢密使一人,副使五人。我为枢密使,郑守义、秦光弼、李承嗣、张德、李君操为副使。”

郑守义意外听说自己也在这个枢密院里,而且位置很靠前,虽只是个副使,但是听着也不错嘛。

郑大帅立刻意识到,这应该就是李三郎开给自己的条件了。

李老三这个操作着实让人不解。要开条件,不是应该私下勾兑明白么

这些年老黑也读了点书,知道朝廷从前有个三省六部,这枢密院不就是四镇的尚书省么李老三是宰相,爷爷也是个副宰相

唐朝皇帝都没了,老李家早晚要上台,李三这是不当皇帝要当宰相么

歪头瞥了眼秦光弼,郑守义心想,这老小子,怨不得跟李三穿了一条裤子。将来外甥做天子,他老秦做又是节度使又是副宰相,了不得呀。

关键是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完全忽视,好歹也给允了个副宰相,郑将军就觉着……似乎还行。

边上秦光弼明显是念完了台词,一拱手表示同意收了声。

既然自己也混了个枢密副使,郑守义当然不好意思反对了,总不能自己反对自己。他现在只是关心一点,做了这个副使,他的节度使怎么办。做了这个枢密副使,到底有什么好处。

如果李老三想玩明升暗降的把戏,嘿嘿,绝不可能。

到了这一步也不能再客气。郑某人是看明白了,跟李三这老小子,就不能谦虚。他想到就问,道:“李……嗯嗯”,差点就把李三两字叫出,紧急刹车改口,“留后,那俺这个振武军节度使怎么弄”

李三坦坦荡荡回望着郑老二,道:“这不耽误。郑帅该是振武军节度使,还是振武军节度使。”

郑二听说,感觉没话讲了,道:“那俺没意见。”

至于枢密副使有什么好处……郑某人决定先不着急发言,肯定还会有人来问。就算没人问,自己也不着急问。他的根是振武军,是毅勇军,只要不动他的根,别的都好说。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得实力说话。

只要爷爷手里有刀,谁他娘地也别想骑在老子头上屙屎。

李承嗣、张德不在场,秦光弼、郑守义都没异议,对面的李君操更不会有个“不”字,拱手认下。

这事就算是定了。

新晋留后兼枢密使李老三又道:“河东节度使不可悬而不决,我意由秦光弼将军出任,诸位枢密副使以为如何

谁同意

谁反对”

这事儿秦光弼肯定不好吭声,老郑就觉着自己还是应该撑老秦一把。虽然这老小子这回办事不太仗义,自己投了李三不带他郑某人玩,但是毕竟要做邻居,又是亲戚,又都是枢密副使,还是应该友好相处。

遂道:“我看成。”

对面李君操也道:“可。”

李枢密的目光落在秦光弼脸上,老秦拱拱手道:“喏。”

李老三是问枢密副使的意见,现场的枢密副使们都同意了,没在现场的也没法发表意见。堂中众人更无一人出头反对,这事便又定下了。

李枢密再道:“本来辽王袭爵应由圣人颁下敕旨,奈何国难,只好从权。

择吉日行礼便罢。

因暂无圣人敕旨,为表诚心,我意四镇节度使先称节度留后,待他日大唐复国,再行追授,列位枢密副使以为如何”

大唐天子都没了,叫节度留后还是叫节度使其实也没多少差别。反正手里有兵,镇里爷爷说话算数,郑大帅并不觉着需要纠结。

钢刀之下,谁敢反对

既然无人异议,这事儿也就定了。

紧接着,李枢密又提出几条建议。

其一,教练军及部分豹骑军重新改组为射日军,由秦光弼任指挥使,启程赶赴晋阳上任。

其二,幽州的教练军由李枢密重新组建,并亲任指挥使。

其三,设铁枪军,由薛阿檀组建铁枪军并任指挥使。

这几件事情,李枢密提议,副枢密使们一致同意,顺利决定。

郑守义这就咂摸出一点味道了。

看见别人吃肉,郑大帅不甘寂寞。想想没有后方输血,振武军的一亩三分地不好摆弄,也试着发言,想验一验他这个枢密副使说话好使不好使。

郑副枢密使于是借口振武军兵寡,要求追加兵额。李老三带头表示同意,秦光弼、李君操亦同意。遂议定振武军增军额至四千,常捷军额八千,郑老二顿觉李老三还算仗义,满意自己的这个枢密副使有些分量。

秦光弼半途就离席走了。

郑守义陪至午后,又安排了向天下发出报哀使等等事项。仍然是枢密使提议,枢密副使们,其实也就他郑某人与李君操表态支持还是反对,堂中其余众人,都是默默听讲,绝不多言。

散会出来,正看见妹婿李崇德这厮在外头晃悠。

郑二抢步过去,一把捉了他的臂膀道:“妹婿,可有暇么”

李崇德是带着队伍在巡逻,忽被二舅哥捉了,感觉就没好事,苦着脸道:“内兄,内兄,俺还在当值啊。”

郑守义还管你这个,冲边上几个兵道一声“去忙吧”,拉了妹婿就往家走。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祁姝传

祁姝传

九域昭南
年仅15岁的聂祁姝,觉得她的人生就是个悲剧,父母相继离世,最疼爱的弟弟也病亡,被整个家族厌弃,迫不及待的把她嫁给八十多岁的武安伯,难道真的是红颜薄命?不,不是的..
军史 连载 15万字
无垢君子剑

无垢君子剑

南宫越意
北宋中叶,位于北宋边陲日益强大的回鹘国野心滋长。该国邪恶剑宗梅花宗大肆侵犯中原武林,企图夺走邪剑心魔。武当七剑护剑不力,受重创沦为耻辱。七剑之首尘上锦黯然退隐..
军史 连载 1万字
吾名所罗门

吾名所罗门

星幻奇迹
他的名字叫做所罗门,王中之王。他是上帝之民,世界的眷顾者。老年时因触怒上帝而使强大的以色列王国分崩离析。然,事实真的如此吗?
军史 连载 1万字
盛世大隋

盛世大隋

墨燔
北周末年,人心思定;大隋王朝,横空出世;一统南北,再造华夏;四夷归附,万邦来朝!
军史 连载 193万字
万能和平屋

万能和平屋

皮偶
我的梦想是世界和平,不,不是梦想,是目标。我的职业是万能和平屋的老板!解决你们的困难是我的天职和义务,哎,等等,给我回来,你还没付钱呢。
军史 连载 11万字